• <tt id="qq0qq"></tt>
  • <tt id="qq0qq"></tt>
  • <li id="qq0qq"></li>
  • <tt id="qq0qq"></tt>
  •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要聞

    粽葉飄香,端午安康

    來源:旗幟網2025年05月27日16:53
    文字縮放:

    粽葉裹著初夏的清香翩然而至,軟糯的米粒在齒間纏綿,我們迎來了端午節,此時粽子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一些高油、高糖、高鹽的粽子也讓身體悄悄拉響健康警報。如何在傳統美味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開啟“輕負擔食粽”新體驗吧!

    一、粽子中藏著的健康隱患

    粽子主食材是糯米,黏度較高,以支鏈淀粉為主,不易消化。對于老年人、兒童、腸胃消化功能較弱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避免因攝入過多,加重胃腸道負擔,而出現胃脹、腹痛等胃腸道不適癥狀。

    甜粽子是很多人端午的首選,但糯米、豆沙、蜜棗等食物易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應尤其注意,建議在血糖控制達標且病情較輕時食用,優先選擇雜糧粽,還需嚴格控制攝入量。

    咸蛋黃與五花肉的碰撞,深受大眾喜愛。但一些肉粽、咸蛋黃粽等含有較高的鹽及脂肪量,不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小小粽子有多少能量?下面是兩份營養成分表,一起來看看肉粽、豆沙粽各含有多少熱量吧!

    與純粹的糯米飯相比,相同重量粽子的能量相當于其2倍多,一個200克傳統肉粽的熱量就有五百多大卡!

    二、科學吃粽建議

    1、適量吃

    粽子雖好吃,但要控制攝入量。粽子屬于主食,當吃了粽子時,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等主食的食用量,避免碳水化合物攝入超標、熱量過剩。

    2、合理搭配

    搭配蔬菜,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攝入,并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搭配蛋白質,如豆類及豆制品、蛋類等;搭配促消化的食物,如陳皮山楂茶等。

    3、自制改良配方

    雜糧米代替糯米,雞胸肉或瘦肉代替五花肉,豆腐干等豆制品代替肉類,添加胡蘿卜丁、玉米粒等蔬菜。同時,應盡可能減少油、鹽、糖用量。

    健康過節,不僅要合理吃,還要科學動。由包括運動在內的體力活動引起的能量消耗是保持能量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運動還有利于改善身體成分,如減少脂肪量、增加肌肉量。骨骼肌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進行有規律的抗阻運動可以改善肌肉健康。一起跟著視頻練起來吧!

    抗阻訓練視頻(如感覺不適或疼痛,請立即停止訓練):

    1、俯臥撐:雙手及腳尖支撐進行俯臥撐,保持肩、髖、踝關節在一條直線上,一組進行10-15次,重復2-4組,組間休息60秒。

    2、自行車式仰臥起坐: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抬起屈髖屈膝呈90度,雙手放在耳后,一側肘關節觸碰對側膝關節,左右交替為1次,一組進行10-15次,重復2-4組,組間休息60秒。

    3、仰臥橋式挺臀:仰臥位屈膝,雙腳著地,腹部收緊,臀部夾緊抬起,使肩、髖、膝處于同一直線上,從側面看大腿小腿呈90度。一組進行10-15次,重復2-4組,組間休息60秒。

    4、俄羅斯扭轉:臀部和腳跟支撐身體,雙手在身前合攏,腹部核心發力,軀干向左右扭轉,左右交替為1次,一組進行10-15次,重復2-4組,組間休息60秒。

    5、蹲起:站立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腰背挺直,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手臂前平舉,掌心向下,向下下蹲,隨后起身還原。一組進行10-15次,重復2-4組,組間休息60秒。

    6、側臥抬腿:側臥位,雙腿伸直,上側腿緩慢向上抬起,感受大腿外側發力,保持上身穩定。一組進行10-15次為一組,交換對側重復,每側重復2-4組,組間休息30秒。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林燕 )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