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 id="qq0qq"></tt>
  • <tt id="qq0qq"></tt>
  • <li id="qq0qq"></li>
  • <tt id="qq0qq"></tt>
  •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互聯網+黨建”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動 >> 二等獎

    邁入e時代 黨建永在線

    農業農村部離退休干部局
    來源:旗幟網2020年08月27日10:51
    文字縮放:

    農業農村部系統共有離退休人員15033人,其中黨員5789人,設黨支部172個。近年來,離退休干部局黨委積極打造老干部園地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視頻會議系統、“金秋夕陽”APP“一網三平臺”,努力激發“互聯網+黨建+服務+管理”的強大活力,實現了信息化時代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彎道超車,為e時代機關黨建提供了生動實踐。

    一、起因和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把握住了時代主動權”。當前,互聯網深刻改變著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為離退休干部工作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農業農村部系統離退休干部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從工作崗位退下來之后,關心國家建設和事業發展的熱心不減、參與學習教育和組織生活的熱情不降,但由于居住分散、行動不便、流動在外等原因,客觀上造成“集中學習難組織、支部活動難開展、個性需求難掌握、信息傳遞不及時”等問題。另外,退休干部正在逐年增多,他們知識層次較高,思想觀念更為活躍,價值取向更加多元,相比在職黨員干部所具備的日常性接受黨性洗禮的便利,迫切需要搭建永遠在線的黨建平臺,引導他們科學判斷形勢,正確認識事物,確保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這些現實,都需要以互聯網思維著力打造“智慧黨建”,創新推動黨建工作由傳統向現代、由單邊向互動、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實現“離退休干部黨員在哪,黨組織就建到哪,組織生活就跟到哪”的目標。

    二、做法和經驗

    (一)構建廣闊平臺,創新黨建工作新格局。結合離退休人員黨員特點,利用“一網三平臺”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在老干部園地網站開辟黨建專區,宣傳黨建工作動態、展示黨建工作成效,自2019年以來累計發布動態信息674條,瀏覽量約10萬余人次,受到老同志紛紛點贊。通過公眾號及微信群矩陣,逐級覆蓋到部系統15000多名離退休人員和各離退休人員黨總支、黨支部、老年大學以及興趣愛好小組,每年推送黨建動態、“三農”信息和通知通告1500多條,讓老同志用在“日?!?、學在“掌心”。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創辦“建言堂”“四季講堂”直播課堂,先后邀請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萬寶瑞、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等10名老領導舉辦5期宣講,部機關主會場及6個分會場同步傳輸,每次均有500多名老同志同步聆聽。開發“金秋夕陽”APP,設計黨支部建設等9個版塊、59個模塊,打造“黨建信息一鍵知曉、建言獻策一鍵提交、緊急救助一鍵呼叫、朋友互動一鍵連接”的快捷模式,把組織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

    (二)發揮網絡優勢,開啟教育管理新方式。聚焦不斷增強離退休人員黨組織的組織力,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黨員教育“永不下課”。把學習資料“傳到網上”,在信息平臺設置“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學習專區,每日推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金句、黨章黨規、榜樣人物等,有效提升學習教育參與度、覆蓋面。把互動交流“搬到網上”,開展“入黨誓詞駐心間 不忘初心再向前”主題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網上交流學習心得,提升認識水平;開展“我的初心故事”主題活動,暢談初心記憶、增強黨員意識;開展“老年大學歡樂大課堂”主題活動,分享活動照片、加載書畫詩詞,在相互交流中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指數。把全體黨員“連到網上”,幫助部機關31名旅居海外的退休干部黨員和58名體弱多病、出行不便的老同志回歸組織生活,通過網上視頻會、網上老年大學等,實現“面對面”互動、“心貼心”交流,架起“云端彩虹橋”。

    (三)創新活動方式,打造晚霞生輝新境界。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為離退休人員發揮余熱、實現價值搭建舞臺。引導作用發揮,設置“晚霞生輝”專欄,通過VR視頻、H5、音頻播放等集中展示老同志典型事跡、初心故事,激勵更多老同志學先進、趕先進。組織老專家遠程授課,為貧困地區推廣農業科技、培訓技術骨干,利用公眾號向貧困地區普及作物栽培知識,運用微信視頻連線“一對一”解決貧困戶種養殖難題。開展“建言獻策”,在網站、公眾號開辟“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建言”專欄,參與老同志3800人次,征集文章158篇、建言784條,近100萬字。聚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舉辦主題宣講5場、通過農民日報新媒體客戶端發布10名老同志系列專訪,把老同志助力“三農”的力量匯聚起來,把科學致富的辦法經驗傳遞出去。組織“共同戰疫”,疫情發生后,“互聯網+黨建”發揮了巨大作用:開辟“防疫專區”,推送黨中央權威信息100余條、轉載防疫知識80多條;老年大學采取“課件+語音”即時指導和“課件+回課”互動方式,進行線上授課和教學點評,累計350人次參加在線學習;各級黨組織在疫情特殊時期通過視頻會議落實“三會一課”800多場次,動員100多名老同志參與志愿行動,展示戰疫作品51篇,部機關606位離退休干部黨員自愿捐款168299元、捐款人員比例達到94%。

    三、成效和反響

    “互聯網+”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信息技術的多方位接軌,受到部黨組的充分肯定和老同志廣泛好評。一是賦予了黨建工作的新活力。新技術、新媒體的多維度使用,讓老同志了解黨建信息、參與黨建活動更方便快捷,豐富了黨建工作的時代內涵。目前,參與網上學習交流人數占能參與活動老同志的96%,比純線下時代參與率提高了近30%;二是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影響力?!盎ヂ摼W+黨建”打破地域限制、拓寬信息渠道、改變傳遞模式,實現信息傳遞更直接、互動交流更及時、黨建工作更“接地氣”。老同志稱贊“數據多跑路,老人少跑腿。信息可共享,節時又省費。黨建開新路,網絡促騰飛?!比翘嵘它h建工作的規范性?!熬W上黨支部”使得支部活動更規范、黨員管理更高效、查詢信息更輕松,黨員的歸屬感更強烈,搭建起無形的“戰斗堡壘”。

    四、意見和建議

    “互聯網+黨建”為黨建工作拓展了新空間、提供了新工具、注入了新動能,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感到仍存在功能不夠優、應用不夠廣,單向導入多、互動交流少等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完善。一要拓展黨建工作新領域。要充分發揮5G時代互聯網普及面廣、傳播快的優勢,通過微博、微信以及抖音、快手等新興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正能量,擴大黨建工作知曉率和公眾參與度,進一步激發黨建工作的生機與活力。二要增強學習教育吸引力。要注重優化功能設計、有效整合資源、創新內容方式,加強對黨員干部知網用網的培訓,讓黨員干部爭做“互聯網+”的弄潮兒,用得上,舍不得,離不開。三要融合時代發展新動能。要通過云計算等技術追蹤分析老同志興趣點、關注點,努力滿足個性化需求,激發學習教育的內在源動力;不斷提升“互聯網+”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 編輯:皮博   送簽:白 翔   簽發:白 翔 )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