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 id="qq0qq"></tt>
  • <tt id="qq0qq"></tt>
  • <li id="qq0qq"></li>
  • <tt id="qq0qq"></tt>
  •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守初心 抗疫情 中央和國家機關在行動 >> 人物故事

    渡盡劫波,我們都挺好

    來源:科技日報2020年02月25日10:10
    文字縮放:

    北醫三院治愈的首位患者領到“畢業證書” 北醫三院供圖

    黃倩 北醫三院供圖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長長的走廊上一路小跑,我不知道究竟用了多長時間,但感覺這是我人生走過的最漫長的路?!?/strong>

    這是我走過最漫長的路

    2月23日 武漢協和江南醫院 晴

    周童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已是子夜時分,病區一片安靜,誰曾想到,這里剛剛上演過一場“生死時速”。

    晚間十時左右接到病區電話,一患者狀況不穩定,我是備班,當即出發。迅速趕到病區,了解患者病情。

    患者,女性,58歲,既往有結締組織疾病,長期口服免疫抑制劑,此次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入院已有一周,但療效欠佳。因其愛人與婆婆住在我們病區,為方便相互照顧,于昨日轉至我們病區同一病房。但今日患者指脈氧呈進行性下降趨勢,病情危重。

    與值班醫生及前來會診的重癥醫師討論后,當機立斷決定轉重癥監護室進一步積極治療,患者愛人也表示“一切聽醫生的”。

    但新的問題擺在面前,從普通病房到重癥監護室需要近10分鐘,轉運過程風險較大。我們原擬利用搶救車中的簡易呼吸氣囊保護患者轉運,但患者脫離高流量吸氧后指脈氧一下就掉至60%左右。我們迅速調整方案決定當場行氣管插管以保障通氣,并再次向患者愛人交待病情,其表示理解并同意。

    刻不容緩。推藥,進喉鏡、挑會厭、露聲門,迅速插入氣管導管,拔管芯,確定位置,固定,打氣囊,接呼吸氣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但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轉運才是這次搶救的重頭戲。

    兩人推床,一人捏皮球,進電梯,出電梯,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長長的走廊上一路小跑,我不知道究竟用了多長時間,但感覺這是我人生走過的最漫長的路。

    終于到了?!爸该}氧多少?”我氣喘吁吁地問,護目鏡已是霧蒙蒙一片,根本看不清脈氧儀?!鞍耸?!”“趕快過床,接呼吸機!”不等喘口氣,又進行下一步流程?!?、2、3,走!”“好,再來一次,調整下位置,1、2、3,走!”……

    終于穩定了,我們也可以撤了?;氐讲》?,和患者家屬再次交待了一下,他眼里噙著淚水:“謝謝,謝謝!本來以為一家人這次可以在一起,沒想到又是一次分離!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會的!”我堅定地握了握他的手。

    走出污染區,脫掉防護服,衣服已被汗水濕透,我癱坐在椅子上,希望努力沒有白費,愿他們夫妻能“渡盡劫波,相約春暖花開”。

    “我相信生命有時很脆弱,有時也可以很頑強。只要希望在,生命就會像常春藤,只需一點點陽光,一點點土壤,就能在目之所及的地方頑強生長!”

    有希望,生命就像常春藤

    2月22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黃倩 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婦產科護士

    清晨,暖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得病室亮堂堂。

    坐著輪椅在窗戶邊曬太陽的老奶奶,追著TVB偵探劇的小伙子,即將出院的小姐姐和家人打電話報喜。和諧的畫面中,一陣陣儀器聲響把我拉回現實,這里依然是重癥病房,在他們隔壁是一個又一個重癥患者。

    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的阿姨,已經插上氣管插管、用著復雜的藥物維持生命體征的大叔。我們的使命仍在繼續,每一秒都在與死神搶人!一套操作下來汗水順著額頭滴在護目鏡里,一滴一滴清晰可見。

    我相信生命有時很脆弱,有時也可以很頑強。只要希望在,生命就會像常春藤,一點點陽光,一點點土壤,就能在目之所及的地方頑強生長!

    “今天是武漢封城第30天,也是我們醫療隊來武漢的第28天。春花正盛開,未來定可期!”

    春花正盛開,未來定可期

    2月23日 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陰

    程秦 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醫生

    截至目前,北醫三院的國家援鄂醫療隊累計參與3個病區的組建,收治病人約140例。

    第一天走進病房,就有病人說道:“看到你們北京的大夫,頓時有了信心?!边@不僅是信任,更是責任。語言障礙,病人對治療方案不理解,還有隊員們和新醫院之間的磨合……我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除了積極觀察病情,也努力幫助病人心理疏導、嘗試新型藥物。

    一名開始需要無創呼吸機的患者,在我們的鼓勵下逐漸脫機、回到面罩吸氧。還有一例血色素僅3克、心梗、休克的重癥患者,在入院1天內2次心臟驟停。我們積極復蘇、輸血、置入中心靜脈、氣管插管,聯系??漆t師的指導意見。

    還記得剛來武漢時,有天晚上推開窗戶,聽到附近小區許多人在喊“武漢加油”。這里的人雖正飽受痛苦,但這座城市卻蘊含著勃勃生機。

    從新開病區時24小時內收治30名患者,到現在病區黑板上住院總人數在逐漸下降,我相信,在施行強有力的抗疫措施和積極治療后,病例數一定會越來越少。

    今天是武漢封城第30天,也是我們醫療隊來武漢的第28天。春花正盛開,未來定可期!

    “盡管戰疫之路充滿艱險,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的工作防護和生活有了保障?!?/strong>

    抗疫蘇大強,我們都挺好

    2月21日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協和江南醫院) 雨轉晴

    周保純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總醫院) 急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早查房需要巡查整個病區的患者,每個患者的情況及醫囑修改都要記錄下來。查到近一半患者的時候,一起的夏醫生突然感覺不適,我們趕緊扶她坐下休息,她稍作休息后,便繼續查房。

    回到辦公室后才得知,夏醫生驚聞醫院的同事好友彭醫生昨晚去世的噩耗悲痛不已,查房時是強忍內心痛苦和不適堅持工作。我們的心情也很沉重。

    我們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犧牲的戰友們惋惜默哀,也為仍然繼續奮戰在一線的戰友祈禱和祝福。盡管戰疫之路充滿艱險,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的工作防護和生活有了保障。在此也向默默堅守在崗的科室同事致以問候,正是由無數的醫務人員的付出和堅守,才做到“抗疫蘇大強,我們都挺好”。

    “防護服是我的防彈衣,治療盤是我的武器,我們將和病人一起抗擊病魔,保衛人民生命健康?!?/strong>

    早日卸下“盔甲”,回家團圓

    2月22日 武漢同濟醫院 晴

    李小龍 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泌尿外科護士

    2003年非典時,我還在上初二,學校放假,不用上學。父母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我沒人看管,過了一段悠閑的生活,那時的我對疫情完全不了解。但隨著年齡增長,才體會到疫情多么可怕。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祖國大地,作為一名護士,我已經站在抗擊疫情一線。防護服是我的防彈衣,治療盤是我的武器,我們將和病人一起抗擊病魔,保衛人民生命健康。

    期盼著我們能夠早日戰勝這病魔,卸下盔甲凱旋歸家,我們所有人都能與家人團圓!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徐雅維 )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